温州鞋服电商抱团发展缓慢 何时“快步走”国内
日前,市委主要领导在调研实体经济后表示“要建立一支电商大军”。这一表态让鞋服等传统行业为之一振,期盼地方对电商行业的发展采取更给力的措施。
在电商时代,我市鞋服等行业存在着天然的优势,因为鞋服是电子商务销售大类。奥康鞋业、红蜻蜓鞋业、森马服饰等企业,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内,电商业务年销售额超亿元。但大部分生产型的中小企业,在这一转变中还是显得势单力薄,需要走行业抱团之路。温州服装行业组建的“服装电商联盟”在这一抱团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平台”设想,但总体步伐还显缓慢。
当前,在退二进三等政策大环境中,温州电商发展有着足够的空间潜力,加上地方政策利好逐步显露,其“快步走”的态势已具备外在条件。
行业抱团发展步态显慢
在电商时代,温州知名鞋服品牌电商发展态势喜人,但占行业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电商运营能力和业绩仍然偏弱。以服装行业为例,2012年,市服装商会对200家有电商业务的服装企业调查显示: 170多家企业电商销售占总销售比均不足1%,其中包括一些传统大品牌。在电商团队建设上,100多家企业电商部门为5人以内,仅有30家企业有运营、推广、美工、拍摄、客服、物流等10至40人专业系统的电商团队配置。2012年电商双十一活动业绩方面,有100家企业销售在10万元以内。这从一个侧面看出,温州总体电商实力相对发达地区明显偏弱。
市服装商会相关负责人评价道,从现状看,我市服装电商企业像一群“散兵游勇”,凭单打独斗很难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这几年市服装商会为破解这一困局,进行抱团做电商的尝试,在先期成立“温州服装电商联盟”的基础上,今年3月组建了实体公司——温州电商科技服务公司,着力打造“一个中心 四个平台”的总体构想。“一个中心”即电商服务中心,“四个平台”即电商总部大楼、库存分销平台、物流集散中心、电商人才培育平台。
市服装商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琦翔介绍,目前,“温州服装电商服务中心”已经正式上线,联盟在电商人才培养上也做了不少文章,但其他三个平台由于受资金、场地等制约,发展困难重重。
陈琦翔告诉记者,去年年初以来,电商联盟一直计划在市区找一处场地建立温州服装营运集聚中心,整合服装企业电商运营部门及相关电商配套产业入驻,形成电商总部大楼式的集聚效应。虽然一年多时间内察看、洽谈了20多处物业,但碍于租金、周边配套等因素,至今未能落实设想。
服装电商联盟总体构想在落实中步伐相对缓慢,表明我市电商发展大环境有待改善。事实上,电商发展存在区域竞争,温州大环境若欠佳,则可能在与先进城市竞争中处于劣势。比如,我市一家知名企业选择入驻杭州东方电子商务园,就是看中入园企业可以享受税收返还、房租补贴等优惠政策,还有淘宝平台总部在杭州、电商人才集聚等优势。
退二进三腾出发展空间
在服装行业“一个中心 四个平台”电商总体构想中,电商总部大楼、库存分销中心、物流集散中心等平台都需要物业空间支撑。在温州现有物业资源下,租金成本等因素或许阻碍了一些平台设想的落实。但随着退二进三政策的实施,一家家电商产业园为行业发展开辟出了新的空间。
借着电商企业寻求“落地”、传统企业探索“触网”双向融合的趋势,瓯海金州工业园正在加快步伐,向着打造一流的电商创业园区转型。据了解,在年底园区制造企业租赁到期后,金州工业园25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将进入整体的转型改造。届时整个园区将可容纳入仓式电商、电商总部各200家以上。
在鹿城区,我市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园——鹿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已进入招商阶段,总计十万平方米的园区计划打造成集电商企业、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网络培训、商业配套等多业态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
鞋服行业一些人士认为,在区域电商发展中,需要政府部门把单个市场主体难以做到的事情尽快承担起来,在平台建设、政策引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着力“扶一把、推一把”,从而带动温州实体经济的全面振兴。
这几年,地方政府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着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意在让大多数企业享受政策利好,发挥企业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去年,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支持发展行业电商联盟公共服务平台、创建电子商务园区(基地、楼宇)等举措,对行业电商联盟给出10万元至50万元的补助额度,对电子商务园创建给出200万元以内的补助额度,对入园企业给予100万元以内的补助。
尽管一些行业协会认为这一扶助政策力度偏弱,但也有声音认为,将现有的利好政策真正落实到位,或许已经能够支撑目前电商业务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