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s、New Balance、Brooks、Saucony…讲真,爱跑步的你真的了解跑鞋吗?运动
运动鞋的范围相当广,本着李小龙的“百练跑为先”为原则,因此在谈大范围之前,先从跑鞋说起。
随着跑步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成为一种时尚,世界四大跑鞋品牌—— Asics、New Balance、Brooks、Saucony 也逐渐为人追捧。但无论他们再怎么牛 X,再如何粉丝如潮。终究避不开一个正本清源的问题,那就是其宗源起始。
鞋子的历史很悠久,起码有上百万年的历史,但真正形成现在的鞋子,尤其是自成一派的运动鞋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早先的鞋子没有左右脚之分,从上古时代直到 19C 都是这样,尺码也没现在那么精准。直到美国人发明了 Brannock 量脚器才彻底改变了这个问题。
运动鞋的范围相当广,本着李小龙的“百练跑为先”为原则,因此在谈大范围之前,先从跑鞋说起。
随着跑步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成为一种时尚,世界四大跑鞋品牌—— Asics、New Balance、Brooks、Saucony 也逐渐为人追捧。但无论他们再怎么牛 X,再如何粉丝如潮。终究避不开一个正本清源的问题,那就是其宗源起始。
鞋子的历史很悠久,起码有上百万年的历史,但真正形成现在的鞋子,尤其是自成一派的运动鞋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早先的鞋子没有左右脚之分,从上古时代直到 19C 都是这样,尺码也没现在那么精准。直到美国人发明了 Brannock 量脚器才彻底改变了这个问题。
1949 年,鬼冢喜八郎在兵库神户以虎为企业文化图腾,开创了现代运动鞋的新时代。也是 ASICS 的前身——ONITSUKA TIGER 公司(鬼冢株式会社),专门研发、生产迎合运动员需求的专业运动鞋。同年,虎牌运动鞋制造了第一双篮球鞋,因品牌姓氏为鬼冢(Onitsuka),所以此鞋又叫做 “Onitsuka Tiger”。
1952 年,ASICS 制造出日本第一双排球鞋,拥有 12 项杰出性能,为排球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的保护,成为造鞋技术的一大突破。
1960 年,罗马奥运会上,罗马选手阿比比(Abebe Bikila)赤脚夺得马拉松冠军(这人在后面Vibram®FiveFingers® 里还会出现)。此后,他穿上 TIGER 马拉松鞋参加比赛,更勇创佳绩!
1962 年,足球风靡世界,TIGER 推出布面足球鞋,热销全日本;随后推出皮面足球鞋,以灵活耐用受到年轻人的热爱……balabalabala 网上都有,就不一 一罗列了,下面说点重要的东西。
1970 年对于 O. T来说是个划时代的年份,这一年,ONITSUKA TIGER(鬼冢虎)成为美国最大的跑鞋生产商,当时超过 70% 的著名运动员都穿着 TIGER 鞋参加赛事。1985 年,在 Onitsuka Tiger 的基础上,ASICS 科技研发中心正式成立。此后 ASICS 以全球年销 2500 万双运动鞋,成为世界第五大顶级运动用品品牌之一。
Onitsuka Tiger 能得到如此的青睐,除了其轻便、耐穿、好用外,其根本奠定现代运动鞋鼻祖的根本在于其鞋子包裹性的创新。过去的鞋再炫、再牛 X,始终缺乏一种运动状态的包裹性。所以之前的鞋,尤其是运动鞋,毫无运动感可言,只是看起来像那么回事而已。另外,Onitsuka Tiger 在鞋中加入缓冲减震胶质材料,改变过去运动鞋只有鞋样没有鞋里的历史。
自此 Onitsuka Tiger 退居二线,但其并没有被 ASICS 完全取代,而是形成了类似 Adidas Original 与 Adidas Performance 的格局。Onitsuka Tiger 的虎爪 Logo 成了胜利、夺冠的象征,同时代表着生活态度和方式。
别以为 Onitsuka Tiger 的成名史只限于赛道上,提出“百练跑为先”的李小龙就是个忠实的虎牌粉丝, O. T 经典的黄底黑虎纹的 Mexico 66 就曾是李小龙身上几大著名标志之一。直到 2001 年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的《杀死比尔》,乌玛舒曼身穿黄黑相间的“李小龙”功夫服,脚穿一对黄色的 Mexico 66 便是向这位功夫大师致敬,也是对 O. T 的再次献礼。
如今 O. T 的主打目标是休闲(运动)领域,所以 Mexico 66、CALIFORNIA 78、CORSAIR、COLORADO、RINBANK、SERRANO 等等系列均已不再出现核心科技 GEL 减震科技,唯独 SERRANO 轻量系列还保持有少量的减震技术,但不多,几乎到了可以忽略的程度。
年前去日本,好友森内所赠的分趾 Onitsuka Tiger
在本土的 O. T店里还有一款在其他地方均找不到的一种款式,那就是分趾 O. T,你可以说小日本鸡贼,也可以说小鬼子不一视同仁,连 VFF 都视之为怪异的国度,就算引进又能如何?反倒这里让我觉得日本人很人性化。
Onitsuka Tiger 到底如何得到文艺小青年的拥护,看看下面这个视频,你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我不觉得自己有多文艺,我买鞋穿鞋的宗旨就两个:好穿,能不被撞鞋就那么简单。其实还有个本初点,则是为了在非运动场合下,能有双鞋穿穿。昨天几个作友还开玩笑,打开鞋柜不是一鞋柜的锁鞋,就是一鞋柜的各类跑鞋、运动鞋,要么就是一衣柜的压缩服、骑行服、飞行内衬。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我们这类把运动当生命的人的一种悲哀,活该单身一辈子。
关于 Onitsuka Tiger 就先扯到这里,它的历史和故事远不止这些,后面还要再扯到。
跑坛四天王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关于跑鞋四大品牌的争吵,一说:Asics、New Balance、Brooks、Saucony;还有说:Adidas、Nike、Umbro、Puma;甚至还有说:李宁、安踏、鸿星尔克、双星之类的……
第一种说法的,我很赞赏你,识货!第二类说法的,我除了想说“呵呵”外,还想说尔等只知其表不识其里,说你懂吧,你太肤浅,说你肤浅,你确实受骗,你哪怕说 Under Armour 我都能原谅你,可惜……第三种说法的,我只想用鸿星尔克的那句广告语来评价你“土逼 No.1!"
ASICS
先说说 ASICS,很多”爱国人士“要说抵制日货之类的话,我在这里不想跟你们关于日本这个国家的争论,这里我只想谈谈它为什么能成为跑坛,甚至全球的”跑鞋之王“。
ASICS 的前身是 Onitsuka Tiger,这个前面已经讲过。其核心的技术在于 GEL 固态水溶性胶质材料的运用。GEL 胶主要运用于潜艇鱼雷弹舱的减震阀门或其他高缓冲的紧密场合。
1985年,O .T 在原本的基础上成立 ASICS 技术研发中心,也就是 ASICS 今天的总部,地点在日本兵库县的神户。其品牌含义来自于拉丁格言 “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强大的内心源自强健的体魄)。
GEL 胶在运动鞋上的应用直接的作用,就是为跑者带来最有效的缓冲,当跑者 100% 作用力于地面时,GEL 的反向缓冲技术能将地面反馈的百分力量分解掉 40%-60%,剩余部分则由人体其余部分,例如膝关节、踝关节的调节进行分解。(曾经 ASICS 有个很著名的视频,就是鸡蛋从 6 楼高的地方往下扔,掉到 GEL 胶上,蛋壳纹丝未裂)另外,ASICS 全鞋有近 150 个零部件组合而成,所有的构件只为跑者更舒适的运动体验。就这么庞杂的工艺,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头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而对于初跑者来说,ASICS 的昂贵价格是有所值得的。
ASICS 的另一创新是对内翻、外旋、正常这三大起落脚的分门,从而为跑者提供更为科学、更舒适的跑鞋款式选择。(各大跑坛都有说明,自己翻了看看)这一创新也是今天各大跑鞋在销售、宣传上的一种固有模式,此亦为衡量一个品牌是否具有“品质”的衡量标准。
ASICS 能被评为 “跑鞋之王”,不单与其超强的脚感被著称,还因为其根据不同人种的脚型,相对应制造出不同的鞋楦模板,也就是我们说的宽脚、窄脚。总的来说,亚洲人的脚相对要窄些,欧洲人要宽些,所以在制鞋上,ASICS 更能得到欧美,甚至亚洲跑者的青睐。
最后说下 ASICS 的服务吧,虽然这不在技术问题行列之内,但却反映了一家企业为什么成功的最直观因素。
年前受伤,导致很长时间不能运动,但去日本时,大体已经恢复到勉强运动的状态。每次看着一个个跑者擦肩而过的身影,心底都有种无法言语的痛瘾。跟着几位好友进了大阪的 ASICS 专店。说明来意后,就被安排到上图的跑鞋测评机上,根据旁边的运动分析员的指令做动作,少许时间便能得到一个“量身”评估表,根据评估表最终数据,对客户所穿鞋的类型进行分析和推荐,可以说是相当科学了。其实国内也有这样的装置,北京大悦城的 ASICS 专店里就有,但跑友反应,更多时候只是个摆设,实际没有什么作用,有时提出来上去动动,都会遭到无情的拒绝。然后就是一味的土豪式推荐,不管客户是否用得上,对此,我只能说“真大爷!”
无论是大阪还是神户,无论是 ASICS 还是 Onitsuka Tiger,所有日本的 A 记专店里,包括 A 记的总部,服务员永远都是面带微笑跪地服务。从接受对你服务开始,到把你送出店门口为止,皆是如此。面对突如其来的“殷勤”,想拒绝都很难。不禁想到某些国内的品牌专店,进去爱答不理,以衣侍人,好像进去就是欠债一般,“真孙子!”一个品牌如果真的想做到最好,我觉得 ASICS 就是最好的榜样,“客户是上帝!是父母!”口号喊得再响也不如身体力行的做到。
NEW BALANCE
NB 的成名其实不在跑道上,而是近几年港台明星在时尚杂志上的宣传,从而使这一原本很小众的品牌成为时尚潮流的宠儿。
NB 的历史要比 Onitsuka Tiger 长,但没有 Onitsuka Tiger 的帮扶,NB 也活不到今天。先别急着骂街,我先扯扯 NB 的历史,再喷不迟。
1906 年,NB 的前身——Balance由 William J.Riely 在美国的马拉松之城——波士顿成立。但那时Brannock 量脚器还要到十几年后才出现,所以 Balance 依然是没有大小,不论左右的耐磨性类运动鞋。其创建的思路来源于家禽的三趾分立概念,也就是此品牌的品牌名来源。
历史悠久,不能说明其在业内的霸主地位。二战后,日本的足类产品进入美国,Balance 此时已经离关门不远了,但受珍珠港事件的影响,Onitsuka Tiger 在美国的销售也好不到哪儿去,于是乎,二者走到了一起,O. T提供 Balance 关于减震缓冲的技术以及全包裹式的制作思想,而 Balance 则以帮助O .T 打开美国市场作为交换。1956 年,保罗夫妇从 Riely 手中接过 Balance,并在品牌前加入单词 “New”。这个 ”New” 可以说既是对过去的惨淡的挥别,也是合作后对未来的展望。
可能有的朋友要说,NB 无论在度娘和品牌介绍上并没有这么介绍过这段历史啊?是不是你小子胡编的?我倒真想编一个,但臣妾确实做不到。那又何以为证呢?
早期的 NB 广告,甚至现在一些产品宣传广告上,NB 黑 Brooks、黑 Saucony、黑谁都不敢黑 ASICS(下面的视频就是例子)。
NB 可能出于对 Balance 的怀念,也可能是学习 ASICS 的产品划分,现行的 NB 产品分为复古系列和跑鞋等运动系列。常见的 57X 系列,74X 系列,甚至是 99X 系列都属于复古系列,严格上说复古系列不能算作真正的跑鞋,但很奇怪的是 99X 系列中,从 993 开始已经能与常规跑鞋沾边了。所以把此类归为慢步/跑系列更为恰当。
真正的 NB 跑鞋应该从 100X 起算,无论是样子还是功能更接近于正规跑鞋的制式。但 NB 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复古,在常规跑鞋上能拿得出手的科技可以说是乏善可陈,除了耐磨的经面帮料,真不知道NB 还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NB 在复古的道路过于投入导致了今天的毫无核心科技而言,对于 NB 迷来说可能还有很多,但我见到的 NB 控十之八九都是反日的热血青年,不知是因反日而穿还是真的喜爱。
NB 的成名离不开各国政要的潜意识宣传,从小布什开始、奥巴马,到我们敬爱的温宝宝(对不起,大逆了),随时晃入眼球的都是 99X 的某款某式,所以 NB 又被誉为“总统跑鞋”。NB 控可能觉得这就是 NB 备受推崇的因素,是其中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Timex 也是备受美国自克林顿起,到小布什、戈尔,甚至奥巴马推崇的国民“总统腕表”,也没见谁特别推崇,所以这不能作为 NB 成为四大名牌的根本原因。
NB 的立名在于,993 是美国的一个处方药,在某些心血压力检测科,993 是作为一种非服用药物被开给患者,这也是美国去哪都那么多的跑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而 NB 996 则是美军五大军种的 PT指定跑鞋。
NB 的应用场合更多是慢跑或者逛街,在中国大街小巷的妹砸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相对于ASICS 的“跑鞋之王”,NB 则被誉为“慢跑鞋之王”。
BROOKS
很多人都有个错误的认识,NB 既然是继 ASICS 第二大跑鞋品牌,那 NB 的销量肯定不落于 ASICS。呵呵,那只是你想当然而已。在美国,除了 ASICS 外,销量排第二的要数跑坛老三—— Brooks 。
Brooks 的式样没有前面两个品牌那么有特点,甚至品牌 LOGO 能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是国产李宁的海外改版。
Brooks 相对于 ASICS 和 NB 在国内的之名度要弱些,并不是它不出名,而是它只在欧美几个国家出名,尤其是美国,目前尚未进入国内,要想得到要么走代购要么走海淘。
1914 年,Brooks 本着致力于专业运动鞋的研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成立,此品牌也是率先使用运动鞋必备的 EVA 中底材质的运动鞋品牌。Brooks 一开始还没有自己的宗主产品,起先它只是为斯伯丁等运动器械做代工,跟 NIKE 的起价有点相似。直到 1972 年,Brooks 终于生产出属于自己的运动鞋,加上一系列不懈的努力与研究(这里就省去那些狗血的描述),终成四大世界跑鞋品牌之一。1982年,Brooks 推出最具开创性的斜纹保护杆-DRB 这项创新成就。1995 年 Brooks 推出POD (Podular technology 豆夹式科技,后面扯 VFF 时我还要说这个东西)
Brooks 的名字是该公司创始人 Morris Goldenberg 纪念他妻子 Bruchs 而起的英文名。Brooks 品牌标志的意思是“一条无尽延伸的路,象征着跑者迈向胜利的道路”。
Brooks 的成名也不在跑道上,而是在世界杯的赛场上,最为出名的就是 2010 年世界杯上智利国家队的亮相(对不起,本人非球迷,多的我也谱不出来)
真正的跑者,不见得会拥有 ASICS,但都会有这么一双 Brooks, 而且一般是作为辅助轮换鞋来用。足见其在跑者心目中的地位。
从样式上来说,Brooks 是一款脱离了日系跑鞋影响,并创造有自己宗主技术的跑鞋品牌,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没其他品牌收购历史的美国运动品牌。这也难怪美国人就算 NB 黑 Brooks 黑出翔来,爱国的美国人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 Brooks,成就 Brooks 在本土的第二销售量。
SAUCONY
Saucony 在美国享有“运动鞋中的劳斯莱斯”,但我始终觉得此话是中国人自编的。在美国,如果形容什么东西的卓越品质,一般都会拿凯迪拉克来做对比或者说明,而不是劳斯莱斯之类的土豪对比。但无论怎么说,Saucony 还是坐稳了跑鞋四大品牌之末,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四大品牌中,除 ASICS 的历史较短外,其余三大品牌平均年龄都在 100 岁左右,Saucony 也不例外,其总部也在美国。
Saucony 号称是适合每一种脚型的人穿着,至于真伪,没有具体考量过,我妈也就给我一种脚型,平时穿这个人也相对较少,个人脸皮薄,也不好意思逢人便问 “你的脚是什么脚型”。
但首个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怀特,确实是穿着 Saucony 登月的。知道什么叫做高 X 格了吧?或许这也是其能成为四大品牌的原因之一吧?(但就现在什么都上太空,太空已经被没节操的中国广告人给玩坏了,我宁愿相信 Saucony 的另一技术是其跻身四大品牌之列的根本原因)
Saucony 的另一大宗主技术:GRID 系统被公认为全球唯一的能够同时提供缓震和稳定功能的中底技术系统,可以提高运动鞋的稳定与缓震性能。Saucony 跑步鞋能够极大地帮助跑步者获得最佳的保护和运动效果。
GRID 系统是索康尼的核心缓震技术,被公认为第一个同时提供缓震和稳定能的中底技术系统。Grid 系统由 Grid 功能盒构成,固定在脚跟部中底的空间处。Grid 功能盒由超强韧度的高弹性橡胶 Hytrel 织成网状构成为其主体。Grid 系统以 Hytrel 高韧度弹性纤维附压着中底外侧,形成一个三维的弹性网格,在吸收冲击力和缓震的同时,加强了中底侧面对脚部内外侧力的抵消效果,从而提高稳定性和动向控制,并大大地降低。尽管 Saucony 牛 X 到无法无天,它还是有很屈辱的一段历史。
Saucony 曾被 Adidas 收购过一段时间,那时 Saucony 的核心技术 Air-Part(对不起,实在是记不住那个技术名称了)被 Adidas 吸收并转为己用。也就是现在无论是 NIKE 还是 ADIDAS 某些特殊运动鞋,例如篮球鞋上经常见到的气囊减震模块。后来,不知 Saucony 脱离了 Adidas 一段时间后,又再次被其收入麾下。今天的 Saucony 仍然能看见 ADIDAS 某些设计的理念痕迹。
目前,Saucony 也开始走上 NB 的路子,大力推出复古系列的慢跑鞋,其实它就是想走 NB 在中国的成名之路,哪不知 NB 在中国的成名完全是 “无心插柳柳成荫”,其本身并不想走复古市场的路线,所以现在奋力脱离大众对其只有复古鞋的印象。(好像这事有 Saucony 迷呼吁过,因为不怎么痴迷也没仔细关注过)
上周末是在哪个社交平台上看到,Saucony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举行了隆重的发布会。不知这个消息对于那些痴迷 Saucony 的朋友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就我身边的各类跑者而言,海淘的渠道都被我们玩得烂熟,您老人家现在才进来,算不算一盘过年的凉拌黄花菜就不得而知了。总之,Saucony 要想在中国竞争出一条血路还是要好好考虑下。
不能小觑的次顶级
有朋友说“不是说跑步是最简单的运动嘛,只需要一双好点的跑鞋就行。但你说的 ASICS、NB、Brooks、Saucony 都太贵了,动辄好几百,看上的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上,其不是跟跑步的宗旨相悖?”
ASICS、NB、Brooks、Saucony确实很贵,我在入第一双 ASICS 也是犹豫纠结了很久,但也有不那么贵的次顶级品牌可供选择。就算不买那四大天王的账,还有下面几款跑鞋可选择:
MIZUNO
是的,你没看错,次顶级的首冲就是那个品牌 LOGO 看起来像只狐狸,买运动产品想 800 年都想不起来的 Mizuno。Mizuno 做综合品牌够呛,但做跑鞋那是无法怀疑的次顶级品牌。
日本人曾自嘲过 “如果国民不做出改变,未来代表日本的只能是成人影音和跑鞋……” 他们说的没错,日本人别的做得不咋滴,但他们的跑鞋却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极品,上有 ASICS,下就是 Mizuno。Mizuno 的历史可比 ASICS 悠久多了,差不多跟 NB 的历史有得一拼,1906 年就出现了。不过那时的Mizuno 主要是为了响应菊花阁下的号召,为广大学生制造优良品质的专用鞋。到了 1930 年,日本全国进入军国主义社会,昔日的学校专供逐渐演变成了军品专供,一切为了国家的发展!(记不得这是谁说过的话了)自此,Mizuno 就成了二战日军的单兵步行标配。
Mizuno 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 ICE TOUCH 和 DYNAMICAIRY 上:
ICE TOUCH 在面料开发上最独特的一点就是增强了面料本身的导热性,较强的导热性能使人在出汗后,迅速通过面料,将身上的热量转移到服装外,这时人就感觉到非常凉爽。
DYNAMICAIRY 是一种干爽性面料,它的干爽性是在遇水时,特殊组织结构的面料可以自动形成网眼状的间隙,之后等到面料快速干燥后,面料组织结构又再次恢复原状。
该面料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能够将吸收的水分转化为热量,在秋冬季天气寒冷的情况下,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暖作用,同时还能保持身体内的热量。
从我准备开始跑步,到正式跑步,都是 ASICS 的虎爪子纹。所以 Mizuno 直接就跳过了,但并不代表我身边没有用 Mizuno 的朋友,Mizuno 的鞋特点总结下来为以下三点:
(1)透气性极佳,抗菌防臭,具PH调节皮肤酸碱度功能,不刺激皮肤,防止皮肤粗干 。
(2)平滑穿着感觉、易于保养,具有卓越的保暖功能,保持身体干爽、温暖,并且防静电。
(3)透气,迅速吸汗,适合在夏天运动穿着 Mizuno(美津浓) 服装面料技术介绍:Dynamicairy。
NEWTON
紧跟 Mizuno 的品牌,应该就是 Newton 了,这也是代表欧美跑鞋次顶级的一个品牌。品牌的 LOGO 有点其貌不扬,甚至给人一种双星鞋的错觉。
Newton 的鞋款说实话还没 Mizuno 好看,但运动鞋要的是性能不是样式,对于初跑者、妹砸甚至是装备装 X 党来说,那是另一回事。Newton 在国内可能籍籍无名,但是在美国,那可是鼎鼎大名。(也不知道是不是 ASICS 抢了美国其余三大品牌的风头,让美国人觉得丢了其世界老大的名号,次顶级也不忘跟日本人一争高下)
Newton 的大名可不止在跑步界,人家的名望在铁三界里也是顶顶大名。像是铁人圈大家耳熟能详的CROWIE (Craig Alexander) 就是 Newton 的代言人,像是在 NEWTON 的官方网站上面,,就有一整页是介绍 CROWIE 的优秀成绩。(CROWIE 最英勇的事绩就是在 2011 年,当他已经 38 岁的时候,同年份连续取得 IM 70.3 与 IM KONA 决赛的双料冠军,并且在 KONA 以 8 hr 03 m 56 s的成绩创下场地纪录,当然当时他都是穿著 NEWTON 的跑鞋完成这些惊人纪录的!!)
NEWTON 跑鞋的最大特点,就是在鞋底的前脚掌部分设计有凸起的前足推进器, 当跑者以前脚掌著地后,推进器会内部空间挤压,透过中间的弹性层吸收动力之后,当跑者准备要抬起前脚掌时,反应器就会即时释放动能,协助跑者前进。
有些跑者会质疑说,这样的设计跑起来感觉不会很奇怪吗?呵呵,还是我之前说 VFF 的那句话 “习惯问题,习惯了就好”。好像鞋子踩到黄金的感觉。但是当你适应之后,就会爱上这种推进感的!!看看 CROWIE 在 2011 年 KONA 决赛中,最后一项全马 42.2 KM 还可以跑出 2 hr 44 m 的成绩,就知道这双鞋有多厉害了!
DO-WIN
广大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没错!排在次顶级第三位的就是来自中国昆山的多威(Do-win)跑鞋。
昆山多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民族企业中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体育运动专用鞋生产企业,是上一届中国奥委会专业运动鞋供应商( 2001 - 2004年),中国田径协会专用鞋生产基地,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专业运动鞋供应商。
论样子,多威(Do-win)就不要跟前面二者比论了,中国人生产的东西,你懂的。(可以说我不爱国,但你无法欺骗自己的审美观,自欺欺人的违心审美观我反正是做不出来)
多威 (Do-win) 不单只局限于运动范围,主要还承接中国军队部分迷彩胶鞋的生产制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解放鞋”的进阶版)。还好我上学那会没碰到此类待遇,否则真不知道要把我的脚怎么处置。但穿过 Do-win 的人,都说其脚感不错。(尤其是返校听那些学弟们的夸耀,真不知是校方让这么说的,还是发自内心真实的声音)
话说回来,在全面入手 VFF 前,我所有的进山溯溪活动都是 Do-win,原因嘛,很简单:便宜、实用,运动出山就能丢,还不臭脚(本身脚汗也不大)。
Do-win 没什么科技而言,反正我是这么觉得,总的来说就是中国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怎么穿那就是自己的事了。但跑个马拉松,锻炼个身体还是没问题的。
WARRIOR
别以为这是什么欧美、日系大牌,100%的原装纯国货,它有个响亮的国名 “回力” !是的,我没胡掐,回力的品牌名来源就是英文词 “Warrior” 的谐音,至于为什么,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据说当年起名就是这么来的。(千万不要高估了几十年前国人的英文发音水平,民国的事情谁能说得清)Warrior 的历史可比 Do-win 久多了。
1935 年,Warrior 就在上海诞生了,但其制鞋水平还真不好说,不能说它弱,只能说和 Do-win 一个级别。至于是怎么爬上次顶级的位置。这还真不是那几界夺得奥运金牌的能人之手,而是近期Warrior 在国际马拉松上,歪果仁对其的追捧,就像当年北京布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差不多的道理。但他们也没完全脑残式的追捧,人家只是当做无法适应分趾鞋而选择的常规式赤足跑鞋而已。不过也别丧气,Warrior 在国内没什么正眼,但在国外那可是香饽饽,据说 1XX 刀/双,还一鞋难求,真不知道老外怎么想的。
UNDER ARMOUR
其实早就想说说 Under Armour 了,但其主导是健身&运动紧身衣,鞋子也是最近才进入跑坛,所以放在这里说。
论品牌档次,别说Mizuno,就是 NIKE、ADIDAS 都能甩出几条街。在美国,Under Armour 的品牌档次不亚于 ASICS,但其知名度,尤其是对于国人来说,也是近几年的宣传,还有岩石大爷用一身肌肉绷着 UA 在《速度与激情》里的精彩演绎才逐渐被中国的市场所接受。
Under Armour 的总部在巴尔地摩,马里兰州,主要生产体育装备。2003 年,公司开始做以“勇士”为主题的广告,他们的口号是 “We must protect this house”(这个口号沿用至今)。
刚刚做完品牌说明,想必你也能料想到,Under Armour 的东西不是你说任性就能任性的,土豪朋友就当我没说过上面的话。随随便便都是 200 RMB 起价,还只是些小配件,个人觉得买回来装 X 不错,但一旦拉练起来,就知道有没有,所以入手还是慎重些。周围也很少有人买这个品牌的朋友,无论高手(主要都是吃品牌赞助了,也不需要)还是新鸟(主要是还没到那个级别,还在认着 ADIDAS 和 NIKE 的宣传)基本无人问津,问了也是看看价格就不说话了。
本人也是个穷屌丝,所以至今也是那部分看看 Under Armour 的报价就默默关闭浏览器的人,所以说起 UA,我也仅仅知道它主要卖的是紧身运动衣而已。至于跑鞋有点什么高科技,还真不清楚。
值得说道的是,Under Armour 的产品可没传统美式运动品牌,例如 Oakely 之类的粗犷、豪迈。相反,其设计以时尚、简约称道。至于有多简约,我觉得见过的人还是能一眼认出 Under Armour 作为美式运动品牌的设计标志。
ADIDAS & NIKE
为什么要把这两个品牌混为一谈,个人觉得这两家就是对着干的,产品本身没有多大的可比性,能在次顶级里提到它俩,已经算是给足了面子了。作为综合运动品牌 Adidas & Nike 无可厚非是世界顶级,但说到具体的领域,也只能说句“呵呵”了。
Adidas 的历史,不用我复述,世界上那么多的 A 迷不少我这一个,真侃起来我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所以我还是放弃好了。
这里我只想说,Adidas 的发家是短跑鞋,尽管现在有 broots 作为跑鞋的代表,其宗主的核心科技还是集中在短跑鞋上。Adidas 因接收过 Saucony 的气囊技术,而且在前期与 Onitsuka Tiger 的交流中又得到过 O. T 的指导,在篮球鞋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加上其品牌影响力和体育赛事的参与,能拥有一件 Adidas 是每个男孩儿年少时的梦想,不论装 X,汇聚妹砸眼光都是极好的道具。说实话,我也曾有过那样的梦想,直到如今看见外甥也对 Adidas 的痴迷,甚至是 “只知ADIDAS而不知其他” 的那种脑残,我的脑海里都会奔腾过无限个“幼稚、肤浅”之类的词汇。
Nike 更“屌丝”,Onitsuka Tiger 在进入美国市场后,为了缩减制造和运输成本,在美国本土雇佣了一家名为“蓝带鞋业”的公司为其制造产品,小日本的分地缘生产本土产品也是从那时开始的。做到后来,蓝带公司逐渐从产品代工上转向宗主产品研发。于是,Nike 就出现了。
刚起步的 Nike 和现在的国产鞋品一样,毫无产品特点,尤其是款式,可以说完全照搬了O .T 的样子,但是核心技术没有搬了去,小日本也不会这么傻乎乎就给了它。这点可以在电影《阿甘正传》里看得一清二楚,Nike 就是 O. T Mexico 66 的翻版。
Nike 的起步可以说举步维艰,发展也是如此,一开始就无人问津。很多次参与赛事赞助,因为其名气斐然,几乎都是被排挤门外的那种。
直到 1986 年的一则宣传耐克充气鞋垫的广告出现——在广告片中耐克公司采用一个崭新的创意,不是采用一味宣传产品技术性能和优势的惯常手法,而是由代表和象征嬉皮士的著名甲壳虫乐队演奏的著名歌曲《革命》,在反叛图新的节奏、旋律中,一群穿戴耐克产品的美国人正如痴如醉地进行健身锻炼,……这则广告准确地迎合了刚刚出现的健身运动的变革之风和时代新潮,让感觉耳目一新。
其实这也是 Nike 对于 Adidas 之前提出的气囊避震的模仿和抵制。之后 Nike 开始进入 NBA 赛事,并广泛提供装备赞助,逐渐 Nike 占居了 Adidas 在美国市场的地位。当时的 Nike 以低廉的价格和亲民的科技逐渐稳住并坐牢美国第一品牌的宝座。
ADIDAS 和 NIKE 之间有说不完的恩怨,但两者又是何其的相似,如果不介意,可以剪开二者之中任意一款跑鞋,你会发现,在鞋垫之下,就是一层薄薄的牛皮纸板。而不是 ASICS 那样的运动缓冲材质。别以为广告打得有多高科技,代言人请得有多牛 X,产品就自然高上大。运动鞋的本质在于辅助和保护,而不是外表下那些亮闪闪的东西。所以在某些极端的跑者面前,诸如 ADIDAS、NIKE 这样外表看起来高大上的品牌,无非就是一些地摊式的科技,哄骗下高中生还可以,遇到讲求技术、装备的人来说,一样的苍白无力。
新兴四小众
年前,在某次跟师娘的夜谈中(因为俺师傅是个美屡,所以她男朋友从理论上说就是俺师娘,我知道有点绕,没关系,反正我不绕就行),说起现在新兴的跑坛四小众。不曾想年后的一篇装备总结就出现了之前我俩说起的这四个品牌,只能说俺师娘太前瞻了。(众汉砸就不要流口水了,俺师娘要真是个妹砸,轮谁我都是先得月的那个楼台)
ALTRA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同类产品都是在跑步结束后分析成绩的,而 Altra Halo 数据组则可以帮助你在锻炼过程中及时地做出调整。
Altra Halo 鞋底的中部嵌入了一个极薄的传感器,可以在不影响用户跑步的情况下进行足部定位。此款产品不会测量速度与距离之类的常规数据,主要是用于追踪用户的各项步态指标,比如说节奏与触地区域。接下来,Altra Halo 会将信息发送到已连接的智能手机、iFit Peak 或 Ridge 健身手表。(是不是有种想换把剁手刀的冲动)
Altra 公司的销售副总裁 Beckstead 表示,Altra Halo 智能跑鞋可以在锻炼过程中提供实时反馈,这样一来,用户就能够快速地调整并提高成绩,有效地避免了坏习惯的形成。
据悉,Altra Halo 智能跑鞋零售价180美元。此外,iFit Ridge 和 Peak GPS 腕表也将在今年推出,每款产品都具备 GPS 健身追踪、睡眠监测和智能手机通知功能。
HOKA ONE ONE
Hoka One One 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就是其其厚无比的鞋底,甚至跟泰尼卡的越野跑鞋有得一拼。可惜的是,它并不是越野跑鞋,而是公路跑鞋,我第一眼看见这鞋的底当时就醉了。越野鞋那么厚的底都不见得我青睐,还别说让我穿着 Hoka 出去压马路。
Hoka One One Bondi S2 公路跑鞋外观设计真是……呃……,红白黄三色彩绘色调结合 logo 展示,将鞋子弄得灿烂绚丽;鞋帮和衬里由合成织物制成,透气网眼设计,上脚之后,让人顿觉轻量舒适;超高的 EVA 橡胶鞋跟,具有很好的减震缓冲效果。
但是也有境外的人穿后说,可以兼容路跑和山跑路面,对于长期没有好好穿鞋的我来说,只能呵呵,毕竟穿惯了 VFF,再流弊的传统跑鞋统统无法进入我挑剔的双眼了。
SKORA TEMPO
原本是做户外装备的,看着跑步浪潮如此火爆,这货也就跟着来分一杯羹。
SKORA 跑鞋产品特点:为了“真正自然的奔跑”
1、人体工程学鞋楦
非对称设计的鞋楦,下部为曲线造型,加宽的脚趾空间和脚掌位置,更加自然贴脚
2、车线缝合结构
减小鞋子内部的接缝和车缝线,穿着更舒适贴脚
3、非对称鞋带系统
遵循脚掌的自然曲线,舒适贴脚
4、零鞋跟
没有加高的鞋跟结构意味着不会干预或者改变自然的动作
5、无脚跟支撑(类似于 VFF 的赤足理念,但仅针对图上那个型号)
更少的强化支撑能够增强贴脚和多种运动中的舒适度
6、精选材料
高等级的山羊皮和各种材料以及工艺处理确保鞋子抗水,抗磨损并且防止异味产生
7、恰当的缓冲
确保正确的落地和身体平衡,让脚可以真正地随心而动
8、带弧度的脚掌和脚跟大底
复制双脚形状,有利于侧面到中间的自然翻转
9、凹陷的前脚掌大底
贴合脚部形状,提供自然真实的路感
PEARL IZUMI
看着很眼熟,是吧?没错,骑行者当然不会陌生,如果你也是刚从骑兵转为步兵,这个品牌再熟悉不过了,尤其是 lzumi 的字样,对,一字米。
继承了骑行装备的优势,一字米在跑鞋方面依然以轻量的特性示人。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继 Pearl Izumi 之后,又会出现 Castelli、Jarko、NW、SID、卓比奥斯等等一系列的前骑行品牌的跑鞋,这是怎样的一场剁手比赛。
ON CLOUD
ON 跑鞋来自瑞士,这个年轻的跑鞋来自前铁人两项世界冠军和六次铁人三项冠军 Olivier Bernhard 和一位瑞士工程师。ON 的品牌口号是“让每个人都跑乐趣。” 在过去短短的10年里,ON 这个年轻的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跑步品牌之一,赢得全球各地的各种技术和设计奖项。2010 年,公司荣获 ISPO 的新人奖,2013 年就获得了 ISPO 体育最佳性能奖,并且多次被福布斯,华尔街日报,ESPN 杂志,纽约时报,GQ,独立,跑者世界等媒体报道。
ON 主打云跑鞋,在云端,腾云驾雾是 ON 追随的速度,它的 CloudTec® 系统已经获得全球专利,根据这项技术,ON 跑鞋有 Cloudracer 竞赛系列、Cloudsurfer 性能系列、Cloudrunner 耐力系列、Cloudster 腾云系列,Cloud 轻量系列,不过需要提一句的是,ON 的鞋子确实是有很多运动员在使用,但是它对运动员的要求是需要有 4 到 5 分的配速的能力。(呃……似乎有点嫌弃业余爱好者啊,算了,我这样的菜鸟还是 VFF 当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