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到,Paul Smith 已经不推他标志性的条纹了?休闲

全球时尚品牌网 / 鬼手 / 2015-09-22 18:57:57

  45 年前,Paul Smith 诞生于英国。现在它正经历着品牌史上最大的变革。

  看看近年来 Paul Smith 的几个系列,你能明显感觉色彩条设计的减少。2013 和 2014 年的设计几乎都找不到条纹的影子。 今年的两场秀上,尽管彩色条纹依然出现在设计中,但是低调了很多。比如 2015 年秋冬系列只在配饰上着重使用了彩条,样式从原来明亮的多色彩条转变为暗色系的简单条纹,颜色的运用也不局限于直线条。另外,男装的设计增加了方格、三角等几何图案。

Paul Smith 16年春夏系列

  Paul Smith 16 年春夏系列。

Paul Smith 15年秋冬系列

  Paul Smith 2015 年男装秋冬系列

Paul Smith 2015年女装秋冬系列

  Paul Smith 2015 年女装秋冬系列

Paul Smith 14年秋冬系列

  Paul Smith 2014 年男装秋冬系列。

  上世纪 70 年代,Paul Smith 与当时还是时装系学生的女友(现任太太)Pauline Denver 在英国诺丁汉设立了第一家店铺。Paul 钟爱经典的英式工艺,早期常在西装设计中加入活泼的图腾印花和彩色条纹。1990 年代,他推出的由 20 多种彩条构成花案的男装系列大受欢迎,带彩条的产品也从衬衫扩展到围巾配饰,甚至是马克杯、雨伞等生活用品。

  后来 Paul Smith 不仅大力推广自家的彩条设计,更是把这一特色带到了各种跨界合作中。比如 1998 年,身为 Mini 忠实粉丝的 Paul 推出了 Mini Paul Smith。车身喷上了 24 色彩条图案,老顽童还开心地跟爱车合了个影。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2005 年,Paul Smith 为英国电动车制造商 Triumph 设计了九部 Bonneville T 100 手绘限量版电动车。图案包括 Paul Smith 经典的 24 色彩条、英国米字旗和赛车旗黑白格等。每款设计都独一无二。

图片来源:Pinterest

  同年,Paul Smith 联合依云推出了限量版矿泉水。品牌的多色彩条更加深入人心。

  此后,多色彩条便顺理成章地变为 Paul Smith 最具代表性的标示,并成为品牌销量的最大助力。看到多色彩条,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 Paul Smith。

  但随着 Paul Smith 多色彩条的流行,其它各式各样的条纹也开始流行开来,有时条纹都长得太像,甚至难以区分谁是谁。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仿造 Paul Smith 的品牌。为了避免流俗的条纹让品牌陷入平庸,年近七旬的 Paul 在 2011 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减少所有产品线上多色彩条的设计。

  这不禁让人想起同样为品牌保护尝试放弃格纹的 Burberry。由于国内外在商标保护上法律的差异,巴宝莉标示性的格纹 “Burberry Check” 在中国败诉给一个叫路必达马球公司。两家公司的格纹极其相似。尽管 Burberry 早已注册了其标志性图案,但由于连续三年未被使用,根据中国商标法,其注册商标可被撤销。之后,一场关于格纹的拉锯战在两家公司展开。这样的持久战对品牌的消耗是巨大的。

  是趁大众审美还偏好某一品牌特征而将其大卖特卖,还是渐渐退出已做俗掉的市场再革新重来?Paul Smith 和 Burberry 一样,都选择了后者。

  不久之前,Paul Smith 在接受 Vice 的采访中说:“就在一夜间,我撤掉了这个价值千万英镑的生意。大家可能都觉得我疯了,但我能感觉到之前我们走的方向是错的。”他还补充道, 这并不代表 Paul Smith 不再做条纹,而只是不会像以前那样过多地依靠多色彩条这一单一设计,因为他不想自己的品牌被彩条定义。

  Paul Smith 和路虎的合作

  那么对于少了标示性彩条的 Paul Smith,消费者还是否买账?Paul 告诉 Vice,没了彩条,新设计依然卖得很好。但是他没有透露具体数字。品牌转型的第二年,伦敦时装周结束后,the Telegraph 写了一篇标题为 Paul Smith, Still the Best of British 的文章,并表示是这个如憨豆先生一般逗趣的设计师是让这个品牌能延续它谐趣、炫酷和成功的原因。

图片来源:Julian Anderson/Oystermag

  今年 4 月,他提携了 Simon Homes 接替自己品牌创意总监的位置。有人以为他准备退休去钓鱼了,但他表示现在不会离开。其实,他大可不必在这把年纪去冒险选择重新调整品牌形象。曾历经辉煌的彩条可能非常利于商业化,但他似乎对这点并不在意。Paul 曾在 Vogue 中提到,过多对于地位、财富和权利的追逐把人们的志气和声誉都拉进了泥潭,他只想以更加轻松和享受的心态去经营他的事业。

  他说:“我将调整品牌的步调,使它更像我。”


阅读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