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方兴未艾 亚马逊、顺丰全面入局电商
伴随各地自贸区试点的全面铺开,跨境电商一时间成为整个行业最火热的新业务。无论是北美电商平台巨头亚马逊入驻天猫,还是洋码头、蜜芽宝贝、海蜜全球购等细分垂直类网站携风投涌入其中,都让行业异常亢奋。
而在各大电商平台跨境业务增速飞涨的背后,价格战与SKU扩容等抉择也时刻相伴。在近日举办的“亿邦动力跨境电商峰会”上,亚马逊中国副总裁牛英华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目前不少跨境电商容易陷入到同质化竞争,跨境电商要长期胜出得依靠丰富的产品选择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价格只是临时的,品牌价差很容易消失。亚马逊不会因为其它电商打价格战而跟风。”
亚马逊方面希望凭借其全球业务模块之间进行联动以期占得先机的思路,正遭到为数众多的本土创业型电商进行围剿。
“去年四季度开始,业内的‘大玩家’纷纷入场,前期垂直类的本土创业公司也都拿到了融资,已经过了‘小卖家’充斥其中的阶段。随着今年一季度价格战的发起,行业已经进入了第一轮洗牌,而这样的竞争态势还将继续。”本土母婴电商蜜芽宝贝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刘楠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大平台VS创业公司
近年来一直在小范围进行中的海外直邮电商,因为自贸区新政对物流、贸易、关税的改革而衍生出电商全球购的新业务。包括1号店、亚马逊等业内平台巨头和一众垂直类本土新公司都分得一杯羹。
“这个业务并非新生意,之前中国消费者其实已通过代购等多种方式在购买海外产品。对于跨境电商的布局,亚马逊将采取‘长短拳’的组合。”牛英华表示, “海外购产品备选库达160万,主要是亚马逊美国自营的选品,希望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可在该平台上选择到任何产品的形象。而海外直采和自贸区模式则针对购买频次高的产品。”
而相较于亚马逊众多品类全面出击海外购业务,一些本土创业型公司则希望在母婴、食品、轻奢侈品等领域积攒独有的资源。“淘宝、天猫的跨境业务是以招零售商的模式操作的,但在现阶段在进口产品商检、仓储等环节所有参与者都还在‘搭台’,零售不足以迅速为我们把销售市场打开。”刘楠表示。
“像蜜芽宝贝这样体量较小的企业则是与品牌商直接沟通,缩减了各方面的沟通、运营成本,而现在的跨境电商是效率决定一切的。”
而以跨境轻奢侈品电商定位的海蜜全球购则在着力收集买手资源。“现在各家都在抢用户,我们却在抢买手,希望打造出C2C的代购买手链条,这是大平台暂时不具备的优势。公司现在的平台客单价超过已签约,业绩则是每月翻三番,4月的规模已经超过三千万。”海蜜全球购创始人徐俊告诉记者。
标品价格战多番来袭
根据易观智库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进出口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超过800亿元,增长率为75%,到2018年中国的“海淘族”人数将达3560万人,市场规模则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
在争夺用户资源的过程中,今年以来多家跨境电商以纸尿裤、奶粉等标品大打价格战。一些垂直电商虽成功突围露脸,但价格竞争拖累业绩良性发展的质疑也不绝于耳。
徐俊直言:“创业型电商将主营业务放在标品上就是自寻死路,这一品类前有京东、天猫,后面还有唯品会甚至顺丰等新玩家,标品对我们已经没有机会。”
身处价格战重灾区母婴行业的蜜芽宝贝正试图严格控制标品收入在其总收入中的比例,以非标品获取收益、以标品吸引注意双管齐下。
“电商打纸尿裤价格战必然是需要自掏腰包贴补的,因此公司必须有策略的打价格战。纸尿裤占细分电商行业收入的70%,而蜜芽宝贝的相关比例从未超过40%,我们希望尽可能维持健康经营。”刘楠指出,“有时候母婴电商的收入中标品少5%,就能决定企业是否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