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Adidas 北美消沉的四大原因男装
Adidas 有麻烦了。
北美市场销售额连续三年下跌,特别是去年市场份额暴跌约 40%。投资者纷纷质疑 Adidas 高层的管理能力。
Adidas 曾是美国运动品牌 Nike 在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但去年,1996 年才创立的美国本土运动品牌 Under Armour 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力压 Adidas 上升至第二位,把 Adidas 赶到了第三。
那么,Adidas 到底哪儿错了?以下是美国网站 Business Insider 的分析:
“听不进话”
“Adidas 拒绝倾听零售商的意见,”纽约体育用品零售商 Nohble 创始人 Christine Noh 表示,零售商很清楚消费者需要什么,什么卖得最好。远在德国的高层不下来走走看看,当然就不了解美国各个地方的情况,这些情况也很难反馈给上级,因此更不用说解决这些问题了。
Adidas 高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目前公司正在筹划更具“美国风”的新产品。
北美地区负责人 Mark King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美国与德国的思维模式太不一样。我们也刚刚顿悟到这一点”
“没找对的人”
在找代言人方面,Adidas 也没有慧眼识珠。
20世纪 80年代,Adidas 没有选择飞人乔丹 Michael Jordan 代言,当时 Adidas 认为粉丝偏爱个子更高的球员,然而 Nike 却抓住了Michael Jordan 这只潜力股。
30年后的今天,尽管 Jordan 本人已经离开 NBA 十余年,Jordan Brand(Nike 旗下品牌)仍在为 Nike 创造几十亿美元的收入。
除了 Michael Jordan,Nike 也邀请到更多美籍运动员为其代言,数量远多于 Adidas。下图就统计了 2014-2015 赛季 NBA 球星所穿球鞋品牌数量差异,Nike 遥遥领先。
产品开发周期过长
德国人素以严谨著称,Adidas 一件产品从设计到上架平均需要 18个月。但潮流更替却是瞬息万变。漫长的开发周期令公司错过了许多新潮元素。
Adidas 表示公司目前正大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目标是 6个月。
十年前以 38亿美元收购 Reebok ,代价过高
提到这场高额收购,Adidas 某高层表示:“当我们看到数字的那一刻,我们意识到这门生意会很棘手,因为要付太多钱了。”
前任高层这样说道:“当时 Reebok 正处于困境,Adidas 不得不从其主营品牌转移资金来完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