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手店研究报告:近年迅猛发展 开店数量激增国内

全球时尚品牌网 / 鬼手 / 2014-11-20 10:28:04

  除了上海和北京实体店,栋梁已开始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客服和销售,其微信朋友圈已能贡献10% 的销量。其他买手店的线上销售也几乎达到总营业额的10%。

  (二)艺术类购物中心更青睐引进符合项目气质的买手店

  艺术氛围浓厚的购物中心热衷引入买手店,既符合自身气质,同时也能笼络部分小众人群。在引入买手店时,开发商甚至愿意提供装修补贴、免租、合股等优惠条件。但买手店由于其对店面在地段、装修、消费人群等方面的要求特殊,所以要找到匹配度高的购物中心也实属不易。

  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时尚购物中心- 新天地时尚就是一个结合艺术与时尚的设计师品牌聚集地。不同于普通商场的定位,新天地时尚更像是一个为中外设计师创建对话与交流空间的艺术栖息地。

  商场内有七成以上的商铺主营设计师品牌,有些更为顾客提供一系列个性化定制服务。

  而地铁7 号线静安寺站点地下层的Inshop聚集地也是一条极具新奇和创意的时尚购物街。店铺的数量不多,但是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很多年轻设计师自创的品 牌。Inshop 聚集地还主办各类活动,让消费者和设计师能有互动和沟通,是一个面向爱设计、爱时尚、爱生活人群的时尚空间。

  (三)大型买手店渐进式蔓延消费者活空间

  大型买手店已不再满足于买卖双方间的商业互动,更试图打造一个全方位渗透消费者生活的立体式体验空间,所以餐厅、酒吧、书店、艺术展览等多功能业态陆续成为买手店内新的人性化场所。

  10 Corso Como 是将体验式消费做到极致的经典买手店,从书店到画廊,从咖啡厅到酒吧,无一不透露出创办者追求艺术生活的精神,以及潜移默化传递时尚概念的决心。

  连卡佛在上海时代广场的旗舰店,也设立了独立的艺术空间,用以展示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创意作品;此外,美容、服饰、生活家居类商品都有了自己的专属区域,营造出多元化视觉体验空间。

  (四)买手店呈现差异化扩张模式

  部分买手店进入连锁扩张模式,P Plus、Attos、LB、Spige 等买手店迅速连锁扩张,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以及香港地区,并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如P Plus 在全国已有28 家门店,除北上广外,在贵阳、青岛、无锡等二三线城市均有布局。

  部分买手店选择深耕本地市场,对店铺的形象、产品和客户十分关注,精准洞悉本地消费者需求,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挖掘出最大的商业价值。如上海 Glossy 是国内创立最早并坚持至今的买手店之一,从2003 年推出限量版复刻潮品,到2007年引入独立设计师时装,再到2014 年5 月全新升级的Glossy X Verpan 概念店,Glossy 总是领先于上海市场潮流。


阅读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