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二十年 遇见新家纺行业
家纺“红”了:从追随到原创
“大家纺”的全面布局,设计大赛的时尚引领, 中国国际家纺展迸发出勃勃生机。2004年-2009年间,中国家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黄金期,中国国际家纺展也呈飞跃发展态势。
飞跃期(2004-2009)亮点:
2005年,第一个在展会上举起知识产权保护的大旗,并组织全体参展商签署《保护知识产权的上海宣言》。
2006年,第一个发布中国自己的家纺流行趋势的展会。首次发布2007/2008中国家纺流行趋势。
2007年,第一个吸纳家纺行业的产业集群参展,集中展示区域品牌。这一年,余杭、海宁、绍兴、萧山、南通、浦江等产业集群的加入,首开集群联合参展先河。
2008年,第一个突破10万平方米展出面积的家纺类展会。这一年,展会规模达11万平方米。
2009年,第一个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世代传承。
2009年,第一个倡导跨界合作的家纺类展会。这一年,展会邀请了近40名家装设计师,促成了家纺企业与家装设计师之间的对话。同年,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参展企业,还邀请了近百家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商场代表,并在武汉、成都、青岛等城市进行展会路演。
赶上中国家纺行业的黄金发展期,中国国际家纺展从2004年起就驶入了快车道,差不多每年保持50%左右增速,进入了发展的飞跃期。
保护原创就是保护生命线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在回顾中国国际家纺展那几年的发展时,对如下数据记忆犹新,如数家珍:2003年展会面积为2.3万平方米,2004年为4.6万平方米,2005年为7万平方米,2008年,展会规模11万平方米,占据了新国际博览中心9大展馆,共有近千名参展商以及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名专业观众。成为第一个突破10万平方米展出面积的家纺类展会。
伴随着展会规模的高增长,展会主办方最关注的是海外展商和采购商越来越关注的“原创设计”问题。原创设计是世界贸易的必须遵守的规则,也是中国家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展会主办方自1997年就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展会现场设立知识产权咨询、调解机构,是国内同类展会中最早举起保护知识产权大旗的展会。
“随着中国家用纺织品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家纺博览会作为贸易桥梁的作用日益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必要上升为一种行业行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也应通过展会这一贸易窗口向全世界的纺织业界加以展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谈到。为此,2005年中国国际家纺展组织全体参展商签署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上海宣言》,有力地推动了知识产权意识在企业中的宣传与普及。
徐迎新认为:“中国国际家纺展大力维护知识产权保护,要向国内外纺织业界展示的,不仅仅是设计优美、质量上乘的产品,还要展示出中国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的贸易环境,树立中国纺织业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增强国外同行在中国开拓贸易领域的信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展会成为展示我国纺织业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窗口。”
打造我们自己的流行趋势
只有企业们争先恐后积极研发原创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才能真正落到实地。在倡导行业尊重知识产权的同时,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和中国家纺协会还积极推动行业力量发布流行趋势,引导大家关注研发,研究消费市场,并用趋势引导消费。2006中国国际家纺展第一次把被业内称为家纺设计风向标的法兰克福家纺流行趋势搬到了上海家纺展。
2007年,中国家纺协会在中国国际家纺展上首次推出了中国家纺流行趋势。趋势发布的主持专家吴海燕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做趋势发布时构建了5大平台,基础研究平台、预测平台、设计平台、发布平台、应用平台。她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从做欧式风格转为寻找本源,回归于平静。国际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全面体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因此,中国文化中的茶文化、竹文化等都对趋势研究起到很深的影响。
潮流预测专家 VincentGrégoire先生也谈到,通过展会这些年对流行趋势的引导,中国潮流趋势预测发布得到迅速发展。在最开始的时候,中国并没有自己的设计与潮流,但这个现象在最近有很大的变化。设计师们现在对自己更有自信,勇于开创属于自己的设计,并学会如何在其中融入中国元素。这一切都是崭新的,与过去截然不同。
非遗展区激发原创灵感
在2009年家纺展上,“家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的亮相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一大亮点。云锦、侗族织锦技艺、苏绣、南通老粗布、沈绣、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苗族蜡染技艺、鲁绣、青海藏羊地毯等深藏民间的传统纺织技艺,经过主办方的专门精心安排,真实鲜活地呈现在展会现场。
“非遗很多内容本身与家纺相关,比如蓝印花布,土布,锦,苏绣,蜀绣等,家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真能实现商品化,能从根本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情。”杨兆华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国家纺行业多年来倡导的家纺产品原创问题,找到创新源头。中国5000 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家纺设计取之不尽的创新源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能给中国设计师带来原创灵感,推动中国家纺设计水平,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家纺产业升级,使中国家纺产业在产业链中获取微笑曲线高端价值。"
跨界交流:从飞跃到深化
连续数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流行趋势的发布,非遗展区的设立,跨界交流的展开,展会在飞跃发展阶段不断点燃企业原创设计的激情,为接下来2010年 -2014年展会发展深化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尽管这期间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展会依旧苦练内功,深化服务,帮助企业树立了信心,越来越多的品牌参与到展会中来,并积极寻求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