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鞋业“机器换人”迈向自动化发展国内
近日,在温岭市浙江必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流水线上,一台台灵巧的机械手代替人工完成冲材、整形、修边等工序。公司董事长袁康宁告诉记者,这套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是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刚引进的,完成相同制鞋工序,至少可以减少七成人工。
今年初,温岭大东鞋厂一场大火引起震动,也促使当地政府痛定思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开安全生产大整治行动:一万多家鞋企全部停产,逐家进行审核。集住宿、仓储、生产为一体的三合一企业、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全部关停。存在安全隐患的出租房屋全部关闭,违法建筑一律拆除……
疾风暴雨式的整治行动,让不少人一度担忧,年产值逾300亿元的制鞋业会否因此没落。5个月后,记者再次来到这个制鞋之乡发现,经历整治阵痛之后的温岭鞋业,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获得了凤凰涅槃般的新生。温岭市市长李斌告诉记者,整治如“猛药治沉疴”,促使温岭鞋业从低、小、散向规模化、自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最新统计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截至5月底,温岭全市鞋企总量由去年年底的11012家减少到6053家,下降45%,注册企业占比由22.7%上升至 53.6%。而与此同时,前5个月,温岭鞋企地税收入同比增长14.36%,国税收入同比增长25.24%;规上鞋企产值40.24亿元,同比增长 8.75%。
温岭鞋企转型升级步伐加快。15家市级重点制鞋企业全面开展自动化设备改造,225家制鞋企业开展部分自动化设备改造,在中小制鞋企业强制推广节能环保的自动胶水输送机系统。鞋业成为温岭“机器换人”步伐最快、成效最好的产业。
整治规范了市场环境,增强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袁康宁说,公司除了引进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还成立企业研究院,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在公司陈列室,记者看到“必克”开发的新款童鞋多达数百款。
温岭一些小型鞋企或通过兼并重组,成为规模企业的生产车间;或通过股份合作,做大规模;或转产转业,另辟新路。这两天,路友鞋业董事长李兴忠忙着招工人。“在整治中,大批非法小企业关停,为我们这些正规企业腾出了发展空间。”李兴忠说,今年前4个月,企业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不少客商都是自己找上门来,当场下单。他准备新上一条制鞋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