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企业忧政策导向国际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28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六家国产乳品企业向社会发布其婴幼儿配方乳粉新产品。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姚毅婧):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28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六家国产乳品企业向社会发布其婴幼儿配方乳粉新产品。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在会上否认存在婴幼儿乳粉企业“国家队”之说。而发布会后,工信部官员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时也明确表示,此举仅为支持国产婴幼儿乳粉行业,至于产品质量如何最终还是要消费者打分。
当日下午,一位新西兰某乳品企业的高级公关经理向本网记者表达了其对中国乳品行业政策导向的忧虑。她认为,当前国内行业政策大力扶持国产乳粉企业,但是,目前中国消费者是对整个乳品行业的消费信心不足,所以中国对乳品行业的扶持,不应区别对待国产品牌和洋品牌,更不应当重点扶持某些国产奶粉品牌,而是需要采取普惠政策。
五大部委齐聚一堂
政府行为企业要求
国际在线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会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搭台,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卫计委五部委齐聚,助力六家国产乳企推出其婴幼儿奶粉新品,而工信部四部门领导的同时亮相无疑成为发布会现场引人关注的焦点。
按常理,企业发布新品应为企业自身的行为,但是对于国产婴幼儿乳粉这个正处于多事之秋的行业而言,却得到了部委力挺、协会搭台、企业唱戏的“优厚待遇”。
据宋昆冈介绍,此次新品发布会是应伊利、蒙牛、完达山、飞鹤、明一、高原之宝等六家企业的要求,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搭建平台向社会和广大消费者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品。他还强调,这次发布会,不同于普通产品的推介,严格遵循了《食品安全法》及有关部门的规范规定,协会搭台、企业唱戏、推出新品、提振信心、提高质量、维护形象。
此前有消息称,工信部已钦点完成奶粉“国家队”名单,伊利、蒙牛等企业将用自己的高端乳粉品牌,共同抗衡洋奶粉,而在发布会上,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位列其中也引发了舆论质疑。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均对“国家队”的说法不予认可。“这次发布会上,既有国有企业,也有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从来没有所谓的国家队之说,只有生产好产品才是好企业”,宋昆冈还透露,协会将择机选择优秀新品适时组织企业再次向社会公布。
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巡视员高伏也对本网记者表示,此次工信部参加活动,只是对企业创建品牌、创新产品的方式,政府表示赞成、鼓励和支持。至于具体什么产品、产品怎么样不是政府来说话的,最终要经过严格的质量评价和消费者认同。“这些产品经过了一定的前期投放,评价不错,没有不良反应,持续看怎么样,还是要消费者打分。”
高伏同时强调,对产品的选择不是政府做的事情,严格讲应该是消费者的选择,但当前中国面对境外的限购,面对国内婴幼儿乳粉有效供给不足,国内消费者对本土产品信心逐步恢复的的情况,提升婴幼儿乳粉质量成为必然要求。行业组织了解消费者需求和企业产品质量情况,有条件为企业搭建平台。
此外,高伏还否认了此前传言官方将投入300亿元人民币扶持婴幼儿乳粉企业发展的说法。他表示,政府有普惠政策支持127家婴幼儿乳粉企业,在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等方面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洋奶粉企业忧心政策导向
称应扶持整个行业 不应重点扶持国产企业
发改委不久前因价格垄断行为,刚对洋奶粉开出天价罚单,再加之官方政策对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的扶持,让不少洋奶粉企业感受到“不仅没吃到甜头,反而挨了个巴掌”。就在发布会结束后,一位新西兰某乳品企业的高级公关经理便向本网记者表达了其对中国乳品行业政策导向的忧虑。她认为,目前中国消费者是对整个乳品行业的消费信心不足,所以中国对乳品行业的扶持,不应区别对待国产品牌和洋品牌,更不应当重点扶持某些国产奶粉品牌,而是需要采取普惠政策。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向本网记者表示,工信部的参会可以理解为国家扶持国产奶粉品牌的其中一种方式。工信部主抓国产乳企兼并重组,发改委抓奶粉价格反垄断,商务部和质检总局规范进口奶粉市场。“政府部门在这张拼图上各司其职,虽然看似毫无关联,但其实最终目的都一样,那就是力挺国产奶粉。”
宋亮认为,从圣元、飞鹤等国产奶粉品牌的整体销售情况来看,国产奶粉销售量已经开始出现回升,这说明消费者信心已经有所恢复;加之近期进口奶粉频繁出现问题,国内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质量的态度开始变得理性,消费倾向不完全偏重于进口奶粉。
宋亮透露,进口奶粉目前销量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企业存在压货现象。随着进口奶粉安全事故问题发生,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奶粉、国产奶粉都产生了信任危机。“对于整个奶粉企业来说,当前大家应该齐心协力提升产品质量;对于政府来,说应该把政策的重心转向如何提升消费者对于奶粉行业的消费信心”,他建议。
宋亮坦言,目前以法国、荷兰、澳大利亚为奶源的国产品牌整体销量出现明显的上涨,相关新西兰为原料的奶粉品牌整体销量仍然处于低谷,例如,可瑞康、多美滋、雅培等。“未来洋奶粉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环境不会恶化,肉毒杆菌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在未来的半年到一年内就能恢复”,他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