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行业:连赶春运的人们都变得时尚了呢服装资讯
众所周知,中国是服装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世界各地都售卖着MADEINCHINA的产品。然而全国170多万注册商标中,却很难找到世界领先的知名品牌,服装行业亦是如此。当LV、CUCCI等奢品牌和ZARA、H&M等快时尚品牌一波波冲击中国市场时,无疑给中国服装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如何让中国服装品牌崛起,成为整个行业思考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靠三个低成本发展:劳动、环境、人民币的低成本,这三个因素促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得到快速提升,随之而来出现的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国寡品。纵观日、德、韩等国的发展,可以发现中国的经济地位和品牌地位不相称,未来30年转型的最大问题一定是品牌。一个崛起的大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服装品牌。
每一个男人的橱柜里永远少一条领带,每一个女人在换季的时候永远少一件衣服。服装行业永远都有市场。服装行业的本质就是时尚,无论企业从什么时候起步,现在是什么规模,都要致力于时尚产业。服装企业从制造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品牌年轻化。品牌要时刻保持和年轻消费者的沟通。50%消费者的年龄在35~40岁的李宁品牌,在去年进行了“一场运动”,更换了品牌LOGO,将广告语改成“MakeTheChange”(让改变发生)以90后李宁的形象全面亮相,注重时尚的新一代,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正面交锋。这一改变是李宁2014~2018年全面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与艺术结缘。不仅是企业,企业家本身也要从“工厂主”往“艺术家”进行角色转变。国外知名服装品牌创始人大都是品牌最初的设计师,他们亲自设计服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从这一层面来讲他们其实就是艺术家。
制造时尚话题。时尚向来和明星联系紧密。香港人邢李原(火原)本是个服装厂商,代理了Esprit品牌,自打娶了林青霞后,风生水起,销售遍全球,广告费都省了不少。因为再也不用请代言人,林青霞就是代言人。她多次在公开场合穿着Esprit品牌服装出现,为Esprit做免费“真人秀”。
西学为体,中学为用。30年前皮尔·卡丹穿着毛料大衣走过北京街头,中国人视其为奇装异服,被时尚界诟病为中国人老土(Outtime),如今中国时尚已经走到Intime的阶段。很多老板对时尚有误解,对中国元素情有独钟,一说起打造中国品牌就想去做唐装,这种观念是有误差的。中国民族的元素自然深受喜爱,但西装依然是世界的主流。
营销为王。这是一个速度决定成败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营销方式已经不能向从前那样迅速有效地解决销售问题了,新媒体成为营销新星。微博、SNS、团购、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手段将成为今后的重点。
学会讲故事。Cartier说自己是“珠宝商的皇帝,皇帝的珠宝商”,Tiffany请奥黛丽·赫本拍了一部《蒂凡尼的早餐》,LV的广告都在讲述旅行……位于鸟巢和水立方旁边的北京盘古大观(原名摩根中心)最初因为没有特色差点被拆掉,为了保留这片楼群将楼体进行了再设计,一座腾飞的巨龙傲然屹立,并在奥运会期间备受关注,正是因为它暗含了中国龙的传说。
随后还是借助故事进行了一场低成本营销,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盖茨来京奥运会,将在哪里过夜?》引起极大关注,和比尔·盖茨做邻居的期许使房子一抢而空,可见故事营销的力量。
中国正在走向时尚化。同样是春运,十年前火车站前熙熙攘攘的打工者背着编织袋回家,十年后打工者穿着新衣拖着皮箱回家。农村人和城里人外表的差别越来越小,所有人都越来越时尚。中国要想打造自己的服装品牌,必须向时尚产业转变。当“中国制造”逐步被“中国创造”所取代,中国的经济地位与品牌地位平起平坐,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的服装发展趋势,这时的中国才称得上真正崛起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