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冬上海时装周焦点回顾:海尚国际论坛国内
作为开幕系列活动,上海时装周-海尚国际论坛以四场别开生面的对话拉开为期9天的上海时装周2015年秋冬的序幕。此次论坛以“城市与时尚对 话”的主题,特邀The Business of Fashion(BoF)创始人Imran Amed主持,聚集超过200位有影响力的国内外时尚产业巨头、商业和政界的意见领袖以及媒体精英同台论道,分享行业顶尖智慧,洞悉未来发展,展示城市对 时尚的推动及时尚对城市的影响力。
陈红宇--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致开幕词
在开幕词中,ImranAmed阐述了时尚是一个超越了T台的大概念,与城市共同组成有机结合体。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之上,时尚才能进行创造和延续,才能将创意与商业熔于一炉。
Panel.1不同的都市,相同的时尚?
在第一场论坛中,ImranAmed邀请Diesel全球首席执行官Alessandro Bogliolo分享了Diesel品牌的重塑、对新科技和应用以及其对中国市场时尚的理解和挖掘探索。
Bogliolo首先介绍了Diesel虽然作为一个较为年轻的品牌,但已经树立了明确的品牌内涵和DNA。在聘请了著名设计师及造型师Nicola Formichetti成为Diesel的艺术总监之后,进行了轰轰烈烈的#Diesel Reboot#计划,重新为这个以叛逆著称的丹宁时装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
拥有多年在中国经营经验的Bogliolo敏锐地观察到,整 个中国市场正以极快的速度扩张,并在过去24个月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中产阶级和专业人士阶层正在崛起,他们开始有了时尚意识,这些人对时尚和品牌拥有自 己的见解,不盲目追求趋势和商标,而是形成了追逐个性和独立自我的新兴消费观念。他认为造成这场剧变的原因是多重的:第一、中国正以欧洲当年十倍速的速度 发展,因此变化的速度也相应加快;第二、打开国门和全球化让中国消费者开阔了眼界,发现了更多适合他们的设计和品牌;最后、一些成熟的大牌会让他们感到厌 烦,导致他们去寻找有趣的、更加个人化的品牌。
同时,Bogliolo也提到,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让时尚发生了变化,让时尚在世界的 流通变得更迅速流畅。在中国,社交网络正如火如荼,他特别提到微信正成为有效的传播手段。Diesel在Nicola Formichetti的带动下也以善于运用社交媒体而著称。在接下来,Diesel的时装发布上,Formichetti就准备了一场特殊的“表演” ——秀上的许多模特都是由互联网上报名甄选而来。足以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已经颠覆了时尚这个行业。
Panel.2原创设计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第二场论坛,由国际著名的时尚评论家Colin McDowell主持。他与三位代表不同时尚发展阶段的三位中国独立设计师:张达、Uma Wang和上官喆一道,分享他们在本土和国际舞台上的发展与经验,探讨原创设计的机遇和挑战。Colin McDowell提出了如何看待国内外市场以及设计师国籍和产品生产属地等问题,三位设计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虽然也考虑过要 进军国际,但张达仍希望自己的品牌“没边Boundless”深耕国内这片市场。大、正在持续成长以及是本土设计师事业的基础,是他对国内市场的评价。他 也提到了由于中国地域宽广,存在着较大的城市差异。综合来看,北上广深以及深圳对于希望创业的设计师们都是不错的选择。张达的大本营在上海,他认为上海及 周边的原料供应和生产环境虽然不及广州深圳、但要优于北京,同时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口岸城市,具有极大的地理优势,能够获得众多媒体的关注。
在国外深受欢迎的UmaWang一贯坚持设计的高品质,许多面料都来源于意大利制造和生产。但她却认为在哪里生产的标签,并不会影响现在消费者的选择。 消费者更看重衣服本身的品质和设计,其设计师的背景和国籍反而变得没那么重要。她也提到,国内丝绸和羊绒面料的水准相当高,但缺乏可以和意大利媲美的水 洗、印花和冷染等后处理工艺,这是未来产业链升级亟待解决的问题。
年轻的设计师上官喆带着其不羁的品牌Sankuanz从上海时装周走 出,之后又在伦敦时装周办秀,紧接着又加入了巴黎Showroom的行列。他承认,不同城市的经历让他迅速成长,并一步步进入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时装系统。 他也认为,在国内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容易遇到订货数量限制以及创新程度不够等问题,因此他更多的会去法国进行采买。但他对中国时尚行业依然保有相当大的信 心,他认为中国时尚产业正以非常快的速度与国际行业靠拢,当两者平行对接的时候,就是中国设计师井喷式爆发的新纪元。
Panel.3中国时尚零售市场解密
中国零售市场一直是一个令时尚品牌爱恨交集的地方,不仅要面对高昂租金的挑战,深陷规模与成本的博弈,还投身商业时尚品牌与独立设计品牌之间的竞争,更 受电商及假冒伪劣的冲击。在上海奥美集团总裁及奥美公关中国区兼香港地区总裁张曼华的主持下,四位不同商业形态的行业领袖各抒己见,带来了他们对中国市场 的看法。
冯氏零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欧宏基肩负着在中国拓展其旗下数十个品牌的重任。作为零售巨头,他非常看重选址在中国的重要 性,同时他也看到了正在崛起的中国品牌带来的机遇,希望能够更多的发展一些本土品牌。他也认为,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零售选址的看法,因此冯氏 零售集团也将在未来积极发展线上营销,特别是O2O模式,打通各种不同的销售渠道,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中国市场。
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 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红宇则分享了未来在浦东即将崛起的零售综合体计划。在他看来,这个商业地产项目融合购物、艺术和生活方式,在承载30万金融白领的基础之 上,更积极开展与时装周、艺术界的合作,引入了多种模式的体验式消费,希望将其打造成都市人群的“第三客厅”。同时,他也会参与一些设计师的投融资项目, 来帮助本土设计师发展。另外,上海特别是浦东自贸区的设立,也让他对时尚零售业和平行贸易的前景大为看好。
作为赫基国际集团高级副总裁 及Sixty集团亚太区总裁,陳瑾瑜是Ochirly、Five Plus等品牌的幕后推手,他还打造了如今上海的时尚地标之一——精品店10 Corso Como。这家由时尚权威CarlaSozzani在米兰创立的店铺以美轮美奂的杂志感予以呈现,陳瑾瑜将其原汁原味地带到了上海。“这都是基于中国消费 者的需求”他说,中国消费者非常渴望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式消费。而10 Corso Como带来的这种模式将时尚这个大概念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装、家居、设计、美食,无所不包。
和前面几位巨头不一样,刘馨遐创办 的本土设计师集成店“栋梁”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五年来,“栋梁”经历了从代销模式走到采买模式,愈加成熟,和中国设计师的合作也愈加紧密。刘馨遐提到了 中国消费者们普遍喜欢的两种购物模式:一曰逛,即前往成熟的购物中心和商场选购著名品牌;二曰淘,即在有情调的非传统零售街区寻找和发现新鲜的设计。“栋 梁”在北京和上海的选址和设计,都是结合这两种模式的特点,使其富有极大的独特性。
Panel.4 城市与时尚的推动力
借2015年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和“米兰世博会”的契机,压轴论坛依然由Imran Amed主持,利用网络科技,首次实现上海、伦敦和米兰三大时尚之都连线进行对话,就“时装周如何推动城市的产业发展”与“城市如何影响时尚的发展”等话 题进行发言和探讨,展现城市对时尚的推动力及时尚对城市的影响力。
英国时装协会执行总裁CarolineRush首先介绍了伦敦这个时 尚之都从衰落到复兴的过程。她提到,伦敦的市长非常懂得时尚产业的价值。在伦敦,时尚正成为一个全民产业,众多的博物馆、创意机构以及时尚教育产业为伦敦 时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国际游客又为经济的复苏带来了新契机。“时尚界总是在找新面孔”,她说。因此,如何帮助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是英国时装协会的 重中之重,从Christopher Kane到J.W Anderson,伦敦这几年来俨然成为时尚界新人辈出的胜地。同时,她也强调另一方面,要巩固和重新赢回英国核心品牌,诸如Burberry回归伦敦时 装周无疑给了伦敦一针强心剂。如今,在伦敦大品牌重建翻新旗舰店,独具个性的小众买手店林立,彼此并行不悖,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意大利的情况和伦敦正好相反,米兰拥有众多如雷贯耳的奢侈品牌,但近年来却鲜见影响力大的年轻设计师。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执行董事Jane Reeve认为正是因为大品牌的光环太过辉煌,导致年轻设计师们较难脱颖而出。但她强调,米兰和意大利以产业背后的传统工艺和供应链著称,构成了整个国家 重要的经济支柱。在意大利,中小企业能得到不少发展机会,设计师能够很好的平衡创意与生产两个方面。在未来,米兰时装周将发展更多的设计师交流计划,来为 这个古老的时尚之都增添活力,呈现出更多如Fausto Puglisi一样有才华的新人。
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主任童继生在听取了伦敦 和米兰的经验介绍后,表达了对这两个城市的敬意。他坦承首届上海时装周虽然在13年前就诞生了,但在当初,国人对时尚产业并不等于服装产业并无清晰的认 识,经历了相当一段长时间的异化过程。如今,中国时装周频繁迭起,他却对上海的现在和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上海是中国最开放的经济中心,对时尚的硬件、软 件和配套能力都是一流的,更重要的是对时尚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将东西方观念融会贯通的结合。他坚信随着政策的开放,市场的潜力将变得更大。另一方面,作 为一种国际交流语言,时尚也将同时带给上海这座城市活力和灵动感。他倡议与伦敦、米兰甚至和纽约、巴黎一道建立“环球时尚联盟”为促进设计师和时尚界的交 流以及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更加深入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