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纺织服装业:看孟加拉虎如何抢食中国奶酪国内
回到孟加拉国的纺织服装品业。从买方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的需求基本处于饱和,水涨船高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的重点不是把蛋糕做大,而是把自己的那块切大。孟加拉国纺织服装业的快速增长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竞争中赢得的。从这一点来说,它根据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后配额时代打了漂亮的一仗。
在孟加拉国,纺织服装企业通常不做内销,因为光是做出口剩下来转内销的产品就足够本国消费了。这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很类似,纺织服装业主要是“为他人做嫁衣裳”。2011年,孟加拉国超过印度,成为排在中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纺织服装品出口大国。2013年纺织服装的总出口增长11%,大大超过了GDP 6%的增长率。从行业细分来看,针织类的产品增长10%,梭织类增长20%,鞋类增长25%。2014年上半年纺织服装的出口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喜忧参半的可持续增长廉价劳动力
当然,纺织服装业要的不仅仅是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廉价”劳动力,如果把孟加拉国的最低工资和其他国家相比,它的最低工资虽然增幅最大,但因为起点低,“廉价”的优势显而易见(表1)。孟加拉国的最低工资不但极具竞争力,而且还有相当的可持续竞争力。当然最低工资只是对新手而言,即使是在孟加拉国,熟练工的工资已经达到 120-130 美元/月。
最让笔者感慨的则是孟加拉国的儿童,车子驶过的集市到处都看到儿童,有的在帮大人做事,有的在玩耍,很多次看到不过5-6岁的孩子抱着自己的弟弟妹妹。我奇怪地问随行的当地代理公司向导:“孟加拉国没有义务教育吗?”
“有啊!孟加拉国有全民教育的目标,除了公立学校以外,政府甚至还补贴部分私立学校。国家宪法也规定为6-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免费教育。”大概是看出了我的疑惑,他又补充道:“其实孟加拉国的学校并不少,光是小学就有8万多所,中学有1.7万所。至于这些不上学的孩子或者是学龄前的儿童,不像你们在美国的金宝贝早教中心,这里的所谓早教并不普及,质量也差。学龄前儿童的入学率不过10%左右,在上小学前有早教经历的不过1/4。更要命的是,中小学面临着教育质量差、资源缺乏,以及教师和学生比例过大等问题,所以导致大量的儿童和青少年中途退学,到了6年级差不多有10%的学生退学,10年级学生退学的比例高到70%。”
“究竟是什么原因要退学呢?”我追问道。“原因各异,但是主要是贫穷,男生更多的是为了帮助大人干活,”他努努嘴,指着一个大约10多岁、正在为盖屋的大人传递砖块的男孩示意说,“至于女孩,很多是因为早婚或是帮助家长做家务。”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恰恰是这样的一个失败的教育制度为孟加拉国提供了下一代可持续的廉价劳动力。相较之下,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重视教育的传统,使得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很快地失去了可持续性。说不上是喜是忧,生产基地的稳定毫无疑问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好处多多,但是想到几年后和十几年后这些孩子还将继续扮演自己的父母和哥哥、姐姐曾经做过的廉价劳工角色,心情不免沉重。
快速发展付出的生命代价
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国一幢8层建筑自行倒塌,导致楼中一家服装厂 1100多工人死亡、3000人受伤,酿成世界上最大的同类灾难。其实,就在事故发生的前一天,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发出关闭建筑、停止使用的通知,甚至电台还就该建筑的安全隐患做了报道。同在这座大楼的一家银行和几家商场的员工按照要求撤离建筑,幸免于难。而抱着侥幸心理的服装业主却自作主张地要求工人第二天继续上班,上千名工人付出了生命和血的代价。
而在这次惨案发生的半年前,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一家服装企业发生火灾,由于消防救援的不得力,造成100多人死亡和200多人受伤,是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火灾事故。这家叫塔兹雷恩的制衣厂颇具规模,有工人1600之众,全球众多的零售商和品牌都在这里加工服装。其所在的大楼有9层楼,虽然有楼梯,却没有通向厂外的紧急通道。
频发的事故和不安全的工作条件再加上低薪,成为频频发生的劳资纠纷的导火线。笔者认识的一位企业家的故事颇为悲催:一些要游行罢工的工人到他的企业来鼓动工人参加罢工,可由于他的工厂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薪金都在当地属上乘,所以工人拒绝参加罢工。不料他们的态度激怒了来游说的工人,一怒之下,居然纵火烧了这家工厂。所幸的是,纵火发生在晚上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1800多名工人的工作却付之一炬,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接二连三的事故引起了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和零售商以及服装品牌的重视,欧洲和美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行业联盟组织,出钱出力,为改善孟加拉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作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血汗工厂的模式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已经成为不可重蹈的前车之辙。
第二纺织服装品大国的战略与挑战
尽管一连串的事故给孟加拉国的纺织服装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这并没有影响世界连锁店和品牌在这里采购的决心。麦肯锡公司在最近做的一项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客户决策人心目中,孟加拉国是首选的纺织服装品货源国(表2)。与此同时,作为纺织服装品第二大出口国,孟加拉国的政府和企业家也在思考何去何从的问题:光是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竞争优势显然是不行的。